高密封球阀
成果名称 | 高密封球阀 | |||
成果登记号 | DJ111022022Y0096 | 知识产权 | 国内先进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浙江科能阀门有限公司 | 浙江青田县高湖镇工业区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张新国 | 浙江科能阀门有限公司 | 项目总规划 | |
2 | 杨小东 | 浙江科能阀门有限公司 | 研发设计 | |
3 | 智太红 | 浙江科能阀门有限公司 | 产品试制 | |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 ||||
1、主要研发内容: 本项目计划在充分分析图纸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材料选择、阀门密封性能控制研究,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从而确定各项标准,批量生产。其主要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高密封球阀在使用状态下的一些数据。包括配件变形、收缩量、密封性能、执行机构的可靠性等等。 2、优化设计阀门的总体结构及各部件的加工工艺,满足批量生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3、分析热处理对工件的适宜性。 4、研究高密封球阀的检测标准。 2、创新要点: (1)研发了由阀体、设于阀体左侧的阀盖、手柄、阀杆、球体、顶杆、位于阀体底部的板干和阀座等组成的高密封球阀,采用独特的双球设计,实现双堵塞双排放,避免突发情况下,一个球密封泄露,关闭另外一个球也能密封,最大限度的对突发情况进行控制。并且取代传统管路中多个阀门串联的复杂形式,同步切换,减少管路系统中的泄漏点,实现快速排放,关闭功能。 (2)独特设计的中腔泄压截止阀,通过中腔排污与排气的强制密封,确保排污堵头打开时,出口无压,最大限度的确保安全,实现对于烃类和有毒、有害化学药剂物料与其他工艺物料连接处的上游或下游的放空和放净,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产品阀杆上部与阀杆座间隙装有填料,填料上方设有填料压套,填料压套通过填料压板固定在阀杆座上,填料密封效果好,并通过阀盖安装固定,便于拆装维护,阀体底部设有排污口,便于及时排放球阀中的污水,维护方便。 3、国内同类技术进展情况: 球阀在流体控制中广泛应用,在流体控制应用中,球阀在管道中主要用于开启、关闭、分配流体介质的流动、改变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速等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球阀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阀类,其中固定球阀因转矩小、阀座变形小、密封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管路中不仅可以用来做切断作用,还能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因此在我国乃至世界,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但固定球阀的成本相对昂贵,制造复杂。因此公司研发了高密封球阀,在满足工况下的情况下用来替代固定球阀,极大的降低了客户成本。 | ||||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1 | 鲁聪达 | 浙江工业大学 | 机械 | 正高 |
2 | 陈云祥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材料 | 副高 |
3 | 陈慰来 | 浙江理工大学 | 纺织 | 正高 |
4 | 李伟娟 | 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 | 材料 | 副高 |
5 | 李小年 | 浙江工业大学 | 化工 | 正高 |
6 | 徐秀芳 | 杭州医学院 | 影像 | 正高 |
7 | 刘士旺 | 浙江科技学院 | 生物工程 | 正高 |
组织评价单位:浙江联政科技评估中心 | ||||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 ||||
2021年11月26日,浙江联政科技评估中心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由浙江科能阀门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高密封球阀”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研制工作总结、产品检测、科技查新及用户使用等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形成以下鉴定意见: 1、提供鉴定的资料基本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 2、项目研发了由阀体、阀盖、手柄、阀杆、球体、顶杆和阀座等组成的高密封球阀,采用双球设计,实现双堵塞双排放,避免突发情况下,一个球密封泄露,关闭另外一个球也能密封,最大限度的对突发情况进行控制,减少管路系统中的泄漏点,实现快速排放,关闭功能;改进中腔泄压截止阀,通过中腔排污与排气的强制密封,确保排污堵头打开时,出口无压,最大限度的确保安全,实现对于烃类和有毒、有害化学药剂物料与其他工艺物料连接处的上游或下游的放空和放净,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产品阀杆上部与阀杆座间隙装有填料,填料上方设有填料压套,填料压套通过填料压板固定在阀杆座上,填料密封效果好,并通过阀盖安装固定,便于拆装维护,阀体底部设有排污口,便于及时排放球阀中的污水,维护方便。产品在工艺上有创新,处国内先进水平。 3、产品经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检测,所测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经用户试用,反映良好。 4、企业生产设备、工艺工装、检测手段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的研制是成功的,同意通过鉴定。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