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365娱乐官网登录-welcome

当前位置:

衢州:加速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3-03-16 17:36 浏览次数:

近年来,衢州创新发展势头明显加快。2022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衢州排名第61位,居四省九市首位,比2021年进步10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116.4%,连续12个月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3.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2.6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居全省第二。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82.95亿元,同比增长22.8%,连续两年增幅居全省前三位。全市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增长至73.9%,居全省第三。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财政科技投入2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6%。通过全方位加大创新投入,研发支出持续快速增长,为衢州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经费包干”制管理,赋予科研人员(团队)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出台《衢州市级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优化预算编制,将预算编制从9类简化为3类,经费拨付时间缩短至30日内,下放项目权限,将设备费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至项目承担单位,其他权限下放至项目负责人,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大科技投入,引导科技经费向项目、研发集聚,全年大科创科技经费预算18475万元,比2021年提高1.5倍,兑现科技经费2.45亿元,比2021年提高4倍多。推进人才科技管理体制数字化改革,人才码激活率全省前列,“科技双碳”应用上线运行,完成“四省边际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专区建设。制定6条科技人才政策,构建16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激发人才科创活力。试行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出台《衢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衢州市科技攻关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明确科技攻关项目申报、评审、立项、验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将科技攻关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完整化。设立项目专员制度,将立项项目分派给市科技局工作人员,提供项目合同签订、中期检查、延期申请及验收等全流程“一对一”服务。

建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顶尖科研人才,构筑塔基更实、塔尖更高的人才队伍,加快院士团队引进、创新团队建设和领军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浙大衢州两院、电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引才育才功能,启动院士团队“一事一议”绿色通道,成功引进1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培育1名国家领军型创业人才、1名省领军型创业人才,衢州连续5年共计8人入选省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举办“共同富裕·院士赋能”活动,聘请6位院士担任产业链首席科学家,首次引进“鲲鹏计划”人才2人,入选国家引才计划6人,是2021年3倍,创历史最好成绩。引育高层次人才,依托浙大衢州“两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加大力度引育高层次人才,浙大衢州“两院”已集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等高端科研技术人员133人,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拥有科研人员在内的教职工96人,在培研究生200余人。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成立四省边际(衢州)共富学院平台,遴选认定共富学院涉农专业教学基地15个,建立农民培训师资库,制订“农村直播”“淡水鱼养殖”“金星党建”等专业培训规范,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435期,培训农民2.1万人次,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的273.9%,共68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入选省级研修班,认定乡村工匠623名。“衢州金牌月嫂”“常山阿姨”“柯城余东农民画”“开化中蜂养殖”等4个模式被认定为省级农民培训促富品牌。

(来源:衢州市科技局)

打印 关闭